致力于高性能、低成本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芯的研发。
锰作为地壳中较高丰度的元素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第四种电池金属。锰基正极材料在高比能锂离子电池体系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尤其,在固态电池体系中,锰基材料与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的界面副反应比钴镍体系降低2-3个数量级,这为其在500Wh/kg、1000Wh/L的高比能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关键材料基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尹良副研究员带领其科研及工程师团队入驻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聚焦于锰基正极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研究涵盖锰基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耐高电压耐高温电芯体系的研发以及基于锰基体系的高水平失效分析等。以期全方位推动锰基电池的落地产业化及大规模实际应用,加速低成本锰基电池在电动汽车和规模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
2006-2010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士,2010-2013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2013-2019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2014-2019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助理,2019-2021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博士后,2021年7月起任职。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培育项目(2021),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双创优选项目(2021) ,中科院海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2022)。
研究方向:新型锰基正极材料以及全电池技术;长循环寿命、耐高温、低成本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以及高水平电池材料表征技术。